首页 > 德育天地 > 心海导航

亲子阅读【2】

发布日期:2009-06-09      阅读次数:2137 次        评论:0 (我要评论)

 



我们知道,人类的行为是受心理支配的。那么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行为,就应该从了解孩子的心理入手。在本期中将介绍一些在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希望可以帮助父母们引导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生活中,许多父母批评孩子时,总爱拿自己的孩子同其他孩子作横向对比,如:

“你看隔壁的小明,一直都那么听话,你怎么跟人家比。”

“你怎么不学学你表姐,人家成绩门门优秀。”

“你就不能像……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激励孩子向上,殊不知只会使孩子感到自卑和泄气。这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可能是深远的。

  父母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不应该老是羡慕别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强。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是不可替代的,而且人与人之间存在性格、能力、天赋等方面的差异,是很自然的事。你的孩子可能在一个方面比不上人家的孩子,但是在另一方面却可能比别的孩子强。比如你的孩子可能有点贪玩,但天性善良,懂得礼貌。即使如此,为什么要抓住孩子缺点不放呢?而且大人眼中的好坏往往是比较主观和简单的。孩子的能力是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的,父母如果对孩子没有全面了解就下结论是不公平的。

而一般来说,纵向的比较则可能对孩子有利。父母要充分看到自己的孩子与以前的不同,肯定他的进步,提倡孩子与过去的自己相比。比如对孩子说:“你的作业比以前更认真了,又进步!”“你打球的水平比一个月前强多了。”让孩子感到进步带来的成就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从本质上讲,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存在的:没有光明,就没有黑暗;没有苦,就没有甜……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形成对比感,会有利于被感知事物的差异或共同点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而被感知者有效感知。这叫做“对比效应”。

“对比效应”的原因是,对比会使两个事物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作用,而加深在大脑中的印象;而单独出现在大脑皮层的事物,因为没有诱导作用,就显得平淡而不容易记忆。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对比效应的例子。

每个人都处在社会之中,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与人打交道,而要与人打交道就得处理出现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问题。认知行为心理学家们几十年来发展出一套具有很强实用价值的帮助青少年解决社会问题的训练方法。它的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帮助孩子确认特定的社会问题,并明白之所以成为问题的原因。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你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与孩子一起找出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一个问题。例如:孩子的班级里有个同学比较调皮,有时拿你的孩子开玩笑。如果你能在孩子提出问题后问他为什么这是一个问题,你就有机会帮助孩子了解问题的性质和了解不同当事人的想法啦。例如,为什么同学拿自己开玩笑是个问题呢?如果你的孩子回答道:是对我的侮辱。你也许可以启发孩子:同学拿别人开玩笑可能会有不同的原因,或许他确实是想侮辱人,或许这只是他说笑不当,并无意伤害任何人。在这里的重要之处,是使孩子面临问题不仅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而且能够试图把自己放在他人的立场来全面的考虑问题。

第二步,帮助孩子考虑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你要先鼓励孩子运用发散性思维来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果孩子想不出,你可 以在旁提出一些方法供孩子参考,一直到孩子对同一问题至少有了三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为止。因为许多青少年往往凡事冲动,听凭感觉行动。而家长的目标,则是培养自己的孩子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对社会问题取一相对优化的解决方法。

第三步,帮助孩子在各种方法中选择能够导致最佳结果的方案。

任何行动都有一定的结果。有的行动可以导致较好的结果,有的则恰恰相反。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往往不懂得,选择一定的行为就是选择一定的结果。以同学拿自己开玩笑为例,孩子可以有三种可能的应付方法:第一种是孩子在大庭广众面前把这个同学当场顶回去,其好的结果是可以出出气,而坏的结果是两人可能会有冲突会结仇;第二种方法是孩子听了不做任何反应,其好的结果是可以避免矛盾,而不好的一面是自己忍气吞声。第三种方法,孩子可以私下找这位同学个别谈谈,从而既表达了自己对不当玩笑的感觉,同时又了解一下那位同学开玩笑的动机。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孩子有可能因此而制止那位同学拿自己再开玩笑,同时也不至于伤了那位同学的面子或者两人的关系。显然,第三种方法是能够导致最佳结果的方案。

第四步,帮助孩子根据既选方案制定一个行动计划。

对青少年来说,有了一个好想法,与将此想法实践并不是同一回事。例如在上面方案里,接下来你要做的是,制订一个与那位同学谈谈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要确定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和做什么事情。例如,要在这一星期中找那个同学个别交谈一次。如果孩子不具备实现计划所需要的技能的话,你还要对孩子进行有关的训练(如可以模拟谈话的场景)

最后的第五步就是与孩子一起对解决问题的结果进行评价。

首先,不管结果如何,你对孩子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应该给予充分可肯定。如果孩子的问题按计划得到了解决,你可以好好褒奖孩子;但如果问题还没有解决,你要告诉孩子不要灰心,因为一定的挫折应该是在预料之中的。这时,你可以帮助孩子回顾上面所述的各个环节,必要的时候对有关的细节进行调节,以进一步地帮助孩子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步:确认特定的社会问题

我所面临的问题是:                                             

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                                 

 

第二步:解决这一问题各种可能的方法是

1.                                                             

2.                                                                           

3.                                                             

 

第三步:对各种方法的比较

第一种方法的好和坏的结果是                                    

第二种方法的好和坏的结果是                                    

第三种方法的好和坏的结果是                                    

能够导致最佳结果的方案是                                      

 

第四步:根据既选方案制定一个行动计划

(什么人)             

(在什么时候)             

(做什么事情)                                                   

 

第五步:对解决问题的结果进行评价

1.既定行动计划是否有效地解决了孩子的问题?

2.原来的问题有没有导致新的问题的出现?

 

说明:在实践中,你可以与孩子一起来使用这一工作表格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长乐路455号 电话:021-54046753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