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亮学校特色 追求高位均衡
——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介绍
一、学校简况
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是2013年徐汇区教育局着力推出的一所实验性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由上海市特级校长、位育初级中学校长龙世明担任位育实验学校校长。他的前身是长乐学校,创建于1995年,是徐汇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徐汇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书法教育实验校、徐汇区文明单位。
学校位于徐汇、静安、卢湾三区交界处的长乐路上,毗邻淮海中路,环境精巧雅致。学校占地面积为699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689.29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达到5407平方米。有一幢充满现代气息、融合艺术教育风格的教学大楼和一个拥有网球场、篮球场和60米塑胶跑道的2870平方米的运动场地以及1445平方米的绿化。教师办公室全部配置电脑网络,每间教室也都配置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还拥有理、化、生、自然常识实验室,以及音乐、体操、舞蹈、美术、书法、电脑房、多功能等教学专用教室,。
截止2013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81人,其中在编在岗专职教师64人,高级职称教师有5人,占教师总数的7.8 %;中级职称教师有40人,占教师总数的62.5%;初级职称教师有19人,占教师总数的29.69%;教师中35岁以下的有16人,占教师总数的25%;35-45岁的教师有31人 ,占教师总数的48.4%;45岁以上教师有17人,占教师总数的26.6%。本科学历的有48人,占教师总数的75%;大专学历的有14人,占教师总数的21.9%。中共党员有21人,占全校教职工人数的25.9 %。
学校有7个年级,21个班级,共419名学生。
二、规范办学
规范常规管理,扎实推进工作。坚持依法治校,确保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科学谋划学校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学校以行为规范为抓手,开展系列校本培训,致力于德育队伍德育能力的提升。积极落实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整合家、校、社区资源,关爱特殊学生,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
规范实施课程教学,创建学校特色课程。学校严格执行《上海市中小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基础型课程。在创建本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中,积极利用位育初中的优质资源,开设拓展型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科技、艺术、体育、人文四大板块共计40多门课程(含小学、初中),其中书画、乒乓、建模等已成为区、校级特色课程,自重新组建以来,已引进位育初中的夏威夷吉他、桥牌等特色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学校重视科艺体卫等工作,全面促进学生发展。体育方面抓好“三课两操两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切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质健康达标率高。每年举办一届科技节、艺术节的活动,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艺术竞赛,获得不少好成绩。卫生防疫、健康宣传普及工作常抓不懈。
安全防范工作警钟长鸣,确保校园安全。校长主抓、分管校长协助落实,制定了各种安全工作制度和紧急预案,落实了各项物防、人防和技防措施。定期进行安全疏散演练,几年来,学校无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师生人身伤害事故发生,被评为市“安全文明校园”。
三、内涵发展
九年一贯,德育衔接。学校在规范性、连续性、主体性、有效性、多样性的德育模式上做大、做足,在学校总体目标下,各年级则形成了年级培养目标,一至三年级:学会自理、学会关心、学会礼貌,四至六年级:学会关心、学会竞争、学会自律,七至九年级:学会自尊、学会自护、学会自强。将德育目标落实于日常的行为规范要和训练,有针对性开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初衔接,发展教师。学校以“三奖”评选为主切入点,自培系列课程建设为重要途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师德培训的系列课程,重点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育德能力。以问题为出发点,以听评课、专家讲座点评、反馈交流等形式形成的培训课程,致力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九年一贯的办学实践中还培养拓宽了教师适应更多年段的教学能力,既培养了从小学一年级教至中学九年级的英语骨干教师(曾荣获上海市青年教师英语学科教学大奖赛的一等奖),也锻炼了中学语文骨干教师深入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经受了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年段学生的考问和锤炼。
校际联动,推进组室建设。学校参与了不同层面的教师研修活动,教育视导员(由教育局委派资深校长担任)指导下的“六校教研组长论坛”、区教学指导团带动下的英语教研组与康外实验中学的不定期校际联动,基于托管下的六年级教育教学模式与位育初中接轨的探索、及两校间教师的互派交流,学校聘请资深专家对小学语文、英语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的定期指导等等,不断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使教育教学骨干在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推动整个队伍建设逐步发展起来。
在徐汇区“三奖”评审中,历年来有5人次获奖,9人次获得提名奖,3人成为徐汇区教育系统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是徐汇区教师专业发展达标校。
四、特色见长
书画特色,提升素养。以书画特色为载体,将艺术内涵延伸到校园环境艺术、德育艺术、教学艺术、管理艺术等领域。我校每年都举办艺术节活动,通过“班班有歌声”、“挪威音乐校园行”、“唱响心中的歌”、欣赏音乐会以及参加各种比赛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学校的管理模式也从依靠艺术教师发展为面向全体教师,校长亲自为全校教师开设艺术讲座,请书法专家为教师进行书法培训,在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同时,共同发展学校的艺术特色。我校还是上海市书法教育实验校,学校从2007学年开始创建书法特色,配备兼职书法课教师,把书法安排在教学课程中。每周一节,其中一、二年级为写字课,三—五年级为书法课。我们与上师大美术学院签约共建,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推进书法特色项目的发展。目前,学校正致力于《书法》和《绘画》的校本教材编写。学校积极创建艺术与人文相融合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楼走廊是开放的校史陈列室,提炼和运用本校的历史资源,作为师生爱国荣校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二楼《书法苑》有《名家名帖》、《字体演变》、《文房四宝》、《书法家小故事》、《学生作品》、《来宾题字》等的内容,三楼绘画墙是学生的绘画作品展示及美术知识的欣赏;每条长廊都是一部部无声教材,每时每刻都会给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通过努力,逐步使校园处处成为育人的教材,美的景观。
优质辐射,拓展特色。在位育初中托管之后,学校又相继引入了夏威夷吉他、桥牌等课程、师资,进一步拓展了特色发展的项目,从小学向初中阶段延伸,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