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育天地 > 健康促进 > 卫生

弱视

发布日期:2017-10-12      阅读次数:2017-10-12 次        评论:0 (我要评论)

 



由于某种原因,有的人自幼视力很差,但眼睛外表看起来与正常人一样,眼部检查也没有明显异常,用眼镜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0.8以下)、这种眼病临床上称为弱视。
   
弱视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根据视力又分为严重弱视(0.1以下)、中度弱视(0.10.3)和轻度弱视(0.30.8)。无论哪一类,都是由于婴幼儿或儿童时期视功能发育受到影响所致。大家都知道刚出生的婴儿眼球较短,前后径仅有12.5毫米~18.5毫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继续生长发育,眼球各部位发育的程度也不一致。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在生后45个月才发育完全,生后1年眼球长得较快,到34岁时也只有成人的78%,一般5岁左右视力就发育完善了,而眼球到20岁左右才逐渐停止生长。由此可见,视功能的发育主要在5岁之前,假如某种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影响到发育阶段的视功能,将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弱视。
弱视是怎样分类的?引起弱视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弱视的原因很多,有的因果关系复杂,交叉难辨,根据发病原因临床上将其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器质性弱视:也称为先天性弱视,是由于视网膜、视神经甚至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全所致,也可由于婴儿出生时造成的产伤或其它原因引起大量视网膜出血,视力发育受到影响而引起弱视。此类弱视治疗上往往十分困难。
   
2)功能性弱视:此类弱视为出生后眼部病变引起,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部分儿童可恢复正常视力。根据眼部病变的原因又可分为:①废用性弱视。多为出生后即有,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白斑、角膜变性等,直接影响光线进入眼内,视网膜得不到光线刺激,发育迟缓。这种情况如能在3岁以前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恢复部分视力。②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双眼屈光状态不等,或一眼视力正常,另一眼有近视、远视或散光,且没有得到合理的矫正。③屈光性弱视。由于双眼有较高度的近视、远视或散光,在儿童期没有得到正确的矫正,致使黄斑区长期成像模糊,不能向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传导清晰的影像,时间一长便形成了弱视。④抑制性弱视。最为常见,是由斜视引起,也称斜视性弱视。发病初期,外界物体不能成像在两眼视网膜的同一点上(正常都应该在两眼黄斑中心凹上),于是大脑神经中枢逐渐抑制斜视一侧眼的视力,久而久之,形成弱视。一种为出生时即有的斜视,视力往往较差,治疗效果也不好。另一种是3岁左右发现的斜视,如能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弱视应如何治疗?
   
弱视治疗主要针对功能性弱视而言,而对器质性弱视(先天性弱视)的治疗大多无效。弱视发现越早,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最好在34岁时开始治疗,一般12岁以后治疗效果就不好了。治疗方法如下:
   
1)遮盖法:是遮盖视力好的一眼,强迫弱视眼看东西,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使弱视眼的视力逐步提高。可根据弱视的程度选择完全遮盖、部分遮盖(应用半透明材料盖健眼,适合于轻度弱视)或交替遮盖(健眼和弱视眼交替,每周盖健眼5日,盖弱视眼2日,或盖健眼6日,盖弱视眼1日),本法简便易行,效果确实可靠。
   
2)后像疗法: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强光下用眼注视某物体数十秒钟后,闭上眼睛也觉得眼前仍有该物体的影像,这个影像医学上叫后像。后像疗法是利用后像镜的强光刺激(一般照射20秒至1分钟),黄斑周围视网膜产生后像,使旁中心注视点受到抑制,同时训练提高黄斑中心凹的视功能,起到治疗弱视的作用。
   
3)红色滤光镜治疗:是通过600毫微米~640毫微米波长光线的红镜片,戴在弱视眼前,同时完全遮盖健眼。练习写字、绘画等近作业,每天练习12次,每次1015分钟,逐渐增加时间至数小时。
   
4)视觉刺激疗法(光栅疗法):是根据一系列不同空间频率的栅格,在旋转中可以充分地激活视区皮质全部神经元的生理学原理而制做的一种视觉刺激仪。应用7块黑白相间,反差强烈的条栅作为刺激源,条栅旋转时能产生空间频率不同的(宽条纹为低频率,窄条纹为高频率)方波,刺激弱视眼,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患儿遮盖健眼后,在透明板上描绘图画,每次710分钟,每周24次,10次为1个疗程。此方法简便易行,每次治疗时间短,平时不需盖健眼,而且疗程短,见效快,对所有类型的弱视都适用。
   
总之,弱视治疗的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疗效,而且各有优缺点,目前还没有一种完善而理想的对各种类型弱视均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疗方法可根据弱视性质、弱视程度、患儿年龄、斜视类型以及屈光状态加以选择。一般认为7岁前发现弱视并治疗者疗效好。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长乐路455号 电话:021-54046753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