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在线 > 2017-2018文明校园创建 > 平安健康达标 校园环境优化 > 健康校园

急救包扎课教案

发布日期:2018-08-20      阅读次数:2018-08-20 次        评论:0 (我要评论)

 



第一节 现场初级急救培训

教学目标:通过红十字现场初级急救技能培训,使学员懂得学习现场初级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初步掌握现场初级急救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能沉着应对,减轻伤痛,减少伤残。

教学内容: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患搬运

讲述学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四大急救技术: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患搬运

二、目的:最大限度挽救伤者生命,减少伤残,减轻痛苦。

三、原则: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近后远,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关注发不出求救信号的伤员。

现场评估:一看二听三闻加思考

 

第二节 止 

一、出血的定义:

血管受到外力的作用,血从血管里流出来,称为出血。

二、出血的危害:

成年人的血量占其体重的8%,一个50公斤的人血液约为4000ml

失血5%:基本无症状,少数人有头晕,因此,献血200ml对健康无影响。

失血20%:头晕头昏、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尿量减少等症状。

失血40%:有生命危险。

因此,止血是救护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必须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止血,这对抢救伤员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出血的种类:外出血、内出血

1、内出血的判断:一是从出血的形式:吐血、咯血、便血、尿血,判断出血部位是胃肠、肺、肾、膀胱;二是根据症状判断: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脉搏快弱,胸腹部有肿胀疼痛等,判断出重要脏器如肝、脾、胃等的出血体症。

凡脉搏快而弱、呼吸浅、意识不清、皮肤凉湿,表示伤员伤势严重或有较大出血。大出血时禁止饮水。

2、外出血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出血部位

近心端

远心端


出血颜色

鲜红

暗红或紫红

鲜红转暗红

出血性质

喷射状

缓缓流出

渐渐渗出

出血危害

最危险

稍危险

无危险

                 

第三节    止血法:

止血有八个字:压住、包住、塞住、捆住

(一)、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端),用力压向骨方,以达止血目的。

1、头顶部出血:颞浅动脉(耳屏前上方凹陷处)

2、颜面部出血:面动脉(伤侧下颌骨与咬肌前缘交界处)

3、鼻出血:鼻唇沟与鼻翼相交的端点处

4、头面部出血:颈总动脉(四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断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

   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压迫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引起颈部化学压力感受器反应而危及生命。

5、上臂出血:肱动脉(抬高患肢,四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于肱骨上)

6、前臂出血:肱动脉末端(抬高患肢,大拇指压在肘窝肱二头肌内侧)

7、手掌出血:尺桡动脉(抬高患肢,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

8、手指出血:指动脉(抬高患肢,食指、拇指分别压迫手指掌侧的两侧)

9、大腿出血:股动脉(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用两手掌根或尺骨鹰嘴压股动脉)

10、足部出血:足背动脉

    足部内侧出血:胫内动脉(内踝与跟腱之间)

    足部外侧出血:胫外动脉(外踝下方)

(二)橡皮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    

注意事项:快、准、垫、上、适、标、放

     快:动作快,抢时间。

     准:看准出血点,准确上好止血带。

     垫:垫上垫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

上:扎在伤口上方,禁止扎在上臂中段。

适:松紧适宜,局部血液循环停止。

标:加上红色标签,注明日期、时间。

放: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3~5分钟,用指压止血法代替。

(三)屈肢加垫止血法:适用于小腿和前臂,如有骨折、骨裂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四)绞紧止血法:适用于四肢

(五)布条带止血法:可就地取材:如衣裤撕成条状、酒店桌布、宾馆窗帘、床单等。

 

 

第四节 包 

一、三角巾包扎法

(一)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减少疼痛。

(二)要求:“四要”“四不”

四要:  快——动作快、抢时间。

       准——敷料盖准,手不要移动。

       轻——动作要轻,不要碰撞伤口。

       牢——包扎要牢靠。

四不: 不触摸、不上药、不取(不取身上器物,周围固定)、不送(不随意将体内脏器送入体内)。

(三)方法:边要固定、角要拉紧、中心伸展、敷料贴紧、包扎贴实、要打方结、打结要牢、防止滑脱。

(四)三角巾介绍:规格:一平方米对开剪成二条

(五)全身各部位包扎:

1、头部帽式包扎法               6、单胸包扎法

2、单眼包扎法                   7、双胸包扎法

3、双眼包扎法                   8、腹部包扎法

4、下颌兜式包扎法               9、膝关节包扎法

5、单肩包扎法                   10、手部包扎法

6、双肩包扎法                   11、臀部包扎法

 

 

第五节  毛巾包扎法

(一)毛巾介绍:

(二)毛巾包扎注意点:角要拉得紧、包扎要贴实、结要打得牢。

(三)全身各部位包扎法:

1、头部帽式包扎法               6、单胸包扎法

2、单眼包扎法                   7、双胸包扎法

3、双眼包扎法                   8、腹部包扎法

4、下颌兜式包扎法               9、膝关节包扎法

5、单肩包扎法                   10、手部包扎法

6、双肩包扎法                   11、臀部包扎法

 

第六节  骨折固定

一、骨折的定义:骨受到外力打击,发生完全断裂或不完全断裂时称骨折。

二、骨折的分类:(按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1、闭合性骨折:骨折端未刺出皮肤

2、开放性骨折:骨折端刺出皮肤

三、骨折的判断:疼痛和压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

四、骨折固定的目的:止痛、制动、保伤、防残、防感染、防休克、便于运送。

五、骨折固定的材料:

常用的有木制、铁制、塑料制品;无夹板时可就地取材,如:木板、木棒、树枝、竹竿等作为临时夹板;也可自身固定,固定于伤员的躯干或健肢上。

骨折固定的要领:

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夹板长短与肢体长短相对称,骨突部位要加垫;先扎伤口的上下端,然后固定两关节;四肢露指(趾)尖,胸前挂标志,迅速送医院。

骨折固定的方法:

1、前臂骨折固定法:(四条三角巾)

2、上臂骨折固定法:(四条三角巾)

3、无夹板前臂上臂三角巾固定法:(二条三角巾)

4、小腿骨折固定法:(五条三角巾)

5、大腿骨折固定法:(七条三角巾)

6、大小腿无夹板固定法:(五条三角巾)

 

第七节  伤患搬运

搬运伤员的定义:

伤员进行初步救护后,必须迅速安全地将伤员送到医院或救护站进一步治疗,称为搬运伤员。

搬运伤员的目的:使伤员尽快离开事故现场,尽早得到治疗,以免延误救治时间,并可防止再次受伤。

搬运伤员的要求:

搬运前应先进行急救处理。

搬运时要根据伤情灵活选用不同的搬运工具和搬运方法。

按伤情不同,注意搬运的体位和方法,动作要轻而迅速,避免震动,尽量减少伤员的痛苦,并争取在短时间内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四、搬运方法:

徒手搬运法:

单人搬运法:扶持法、抱持法、背负法

双人搬运法:椅托式、轿扛式、拉车式

   2   担架搬运法:

1)就地取材:在没有担架的情况下,可采用简易担架:如:椅子、门板、毯子、衣服、大衣、绳子、竹竿、梯子等等代替。

2)抬担架的方法:

担架放在伤员伤侧,担架员在伤员健侧,统一口令、协同动作将伤员抬上担架,然后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起步要交叉:前出左脚后出右脚;上坡头在前,下坡头在后;冬季要保暖,夏季要防暑;战时伪装要做好,经常观察伤员情。(密切观察伤者手指、脚趾是否变色,在救护员手中不增加伤情)。

 

第八节     如何判断

不同的伤情,不同的选择:

看、听、闻、思考,迅速作出判断。

头部出血伤者:头高脚低位; 心肌梗死:脚抬高

高血压、脑溢血病人:头抬高;半卧位

肺气肿病人:侧卧位,朝病侧卧

腰、颈、胸椎骨折伤者:硬质担架   颈椎伤者:用布条折成麻花状固定头部

    *  失去知觉伤者:侧卧

    *  胸部有异物伤者:半卧位

    *  内脏脱落伤员:仰卧、腘窝下加垫

    *  没失去知觉全身有伤者:仰卧、平躺

    *  骨盆骨折伤者:膝盖弯曲,腘窝下加垫

    *  肋骨骨折千万不能用背负法搬运

腰、颈、胸椎骨折伤者:五个搬运员

第一位:头颈部             第四位:膝踝部

第二位:肩背部             第五位:伤侧一人插担架

第三位:腰臀部

 

第九节 救护新概念

现代救护的特点:

一、概述

现代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救护者对伤病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护和心理救助的活动。它是院前急救的组成部分,是急救的基础。主要任务是把有效的初级急救措施,以最快速度送到伤病者身边,维护他们的生命。

现代救护立足于现场的抢救,在医院外的环境下,一是“第一目击者”对伤病者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二是启动现代化的救援医疗服务系统(EMS),使伤病者在途中得到专业人员的救治,并以最快的速度送至医疗机构。

在发病现场如家庭、马路、工作场所及其他医院外的环境中,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病人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抢救及时、正确、生命有可能被挽救;反之,则生命丧失或病情加重。现场及时正确救护,为医院救治创造条件,能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和减轻伤残。

二、现场救护的特点:

(一)“第一目击者”是现场救护的第一成员

“第一目击者”是指在事发现场最能为伤病者提供救护的人。包括亲属、同事、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合服务人员等。

(二)时间就是生命

现场初级救护往往是与死神争夺生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把伤病者从死亡中抢救过来,挽救伤病者生命,减少伤残和死亡。

(三)“生命链”是现场救护的有效手段

    “生命链”有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系列,称为四个早期,也称四个“E”(Early):早期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生命链中每一个环节进行得越及时、充分,效果就越好。

三、现场评估、判断病情:

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实地感受、眼睛观察、耳朵听声、鼻子闻味等来对异常情况作出判断,遵循救护程序,并利用现场的人力、物力实施救护。救护者也要做好自我防护,如戴口罩、手套等。

四、紧急呼救:

当发现了危重伤病人,经过现场评估和病情判断后需要立即救护,应及时向医疗急救中心报告。拨打“120”急救电话。

呼救电话须知:简要清楚的说明情况,

报告人的电话号码和姓名,伤病员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伤病员确切地点,要求正确无误;

病人的危重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高空坠落等;

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伤病人的人数;

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注意:不要先放话筒,要等医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挂电话。

 

 

第十节  心肺复苏(C.P.R.)

一.心肺复苏的定义: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即循环和呼吸突然停止和意识丧失的急救。

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这类危急情况包括:触电、溺水、自缢、煤气中毒、车祸、急性心肌梗塞、突发事件中的严重外伤、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举例)

. 心肺复苏的意义:

人体是靠心脏的跳动,血管的节律运动和肺的呼吸,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人的各个部分,以供机体正常活动,并通过血液流动和呼吸将二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

在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4分钟之内,及时进行抢救,可恢复其原有功能,心跳停止超出4分钟,易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被称作“救命的黄金时刻4分钟”。

                      CPR

                            

                  BLS(初期)     ALS(后期)   存活率

                  < 4’          < 8’          43%

                  < 4’          < 16’         10%

                  < 8’-12’     < 16’         6%

                  < 8’-12’     > 16’         0

                  > 12’         > 16’         0

    从以上具体数据,充分说明抢救此类伤员要及时、迅速,越早抢救存活率越高。心肌梗塞病人50%以上均死在医院外,(举例说明)因此,普及现场急救知识很有必要,可减少伤病员痛苦,减少死亡。

 

第十一节 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三.操作程序:(A.B.C.)

1.确定意识状态:可轻轻拍打、呼叫、轻摇伤员。

心跳呼吸停止的症象:意识丧失

                    无呼吸,无大动脉搏动

2.呼救:因一个人抢救不能长时间坚持,而且劳累后动作会走样,招人来一方面可协助抢救,另一方面可打急救电话给急救中心请求救援。

3.将病人放在适当体位(恢复病人仰卧位)

    如病人摔倒时面部朝下,先将病人靠救护员的手伸直当轴,一手托颈部,另一手扶着他的肩部,使病人平稳地转到仰卧位。

4.开放气道(A

    人停止呼吸后,肌肉松弛,舌根下坠,国际推行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注意:患者上抬颈部时不要过渡伸展,有假牙者应取出假牙,有异物要用手指清除患者口腔及咽部异物。

    附加介绍两种气道异物排除法:

拍背法; 腹部手拳冲击法。(举例)

5.确定有无自主呼吸

    用耳贴近病人口鼻,侧头注视病人胸部和腹部观察35秒。

    即:看:胸部和上腹部有无起伏

        听:伤员口鼻有无出气声

        感觉:抢救者面颊部有无气体吹拂感

6.迅速作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B

如无自主呼吸,迅速作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时应捏住鼻子,第一、二次吹气间要放松鼻子。

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张口紧贴病人嘴。(必须完全,盖住病人嘴,不使漏气)

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要求快而深)观察伤病人胸部有无上抬,一般胸廓上抬23cm,若气道未打开气吹不进。

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松开,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并观察病人胸部有无下陷。

注意:要求口对口,一次呼气500ml800ml,一次呼气不超800ml,以免造成胃扩张。

      吹气时观察病人胸廓有无上抬,有上抬者表示人工呼吸有效;无上抬者表明气道不够通畅,吹气不足或气道有梗阻。(举例)

      有脉搏无呼吸者,每5秒钟吹气一口(1012/分),当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张口或口腔有严重损伤者,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1)开放气道;(2)使病人口部紧闭;(3)深吸气向病人鼻孔吹气;(4)呼气时使病人口部张开,以利气体排出。

7.确定循环状态(有无脉搏)

    可搭颈脉动,男与喉结水平,胸锁乳突肌前,用中食两指,检查在5秒钟内完成,手要轻柔,不能加压,如无颈动脉搏动,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术。

8.胸外心脏按压术(C

患者体位: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为弹簧床,则应在患者背部垫上一块硬板)(举例)

抢救者跪在伤员一侧。(一般为右侧)

抢救者右手食指和中指沿伤员肋弓上移至胸骨下切迹。(肋弓与胸骨接合处)

中指置切迹处,食指紧靠中指,起定位作用。

用抢救者左手的掌根部紧靠前一手指,放于胸骨下部,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重合。

然后将右手掌根叠于左手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儿童一只手掌根,婴儿两手指)

抢救者双肘伸直,身体前倾,利用上身重量有节奏地垂直下压。(手成直角)

按压至适当强点后即开始松弛,抬手时掌根部不能脱离皮肤,以防移动按压部位。

按压间歇期,务使胸部不受压力。(尽量放松,但手不离皮肤)

下压距离:成人45cm

            儿童23cm

按压速率: 100/

 

第十二节   单人心肺复苏

单人心肺复苏。

    同一抢救者顺次轴换完成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按压比例:    胸外心脏按压数 :口对口人工呼吸

                          30           2

    重复一轮按压和通气后,要检查复苏效果,即检查颈动脉及有无自主呼吸。

11.转移-终止

转移

    现场抢救时,争取到每一秒钟都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尤其是心脏,呼吸停止的瞬间,更是关键的关键。因此,切勿为了方便或让患者舒服去随意移动患者,从而延误现场抢救。

    现场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断,抢救者不应频繁更换,即使在送往医院途中,也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如将患者由现场移往室内,中断时间不得超过7秒钟,送上救护车等的操作中断不得超过30秒,中断时间越长,重要脏器损害就越严重,无法恢复正常的功能,如肾功能衰竭,失语,瘫痪,脑部留有严重后遗症等。

终止

    决定在什么条件下终止心肺复苏,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此,在现场终止心肺复苏操作,只有医师才有权作出,否则不得放弃抢救。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一次按压都能摸到一次搏动。如按压停止,脉搏依然存在说明病人已经恢复。

瞳孔:由大变小,由小变大说明复苏无效;

面色(口唇)复苏有效时,面色紫绀转为红润;若变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

复苏有效,可见患者有自主呼吸,或有眼球活动,或有手脚抽动、呻吟等。

终止抢救指标

抢救成功,呼吸、脉搏良好恢复。(右侧卧)

由他人或医生到现场,接替复苏工作。

医生到场,确定病人已经死亡。

第十三节     操作、练习

第十四节      考核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长乐路455号 电话:021-54046753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