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在线 > 2017-2018文明校园创建 > 教育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 师资建设

共生共长,共同进步:记位育实验学校小学语文与爱菊小学教学共建活动

发布日期:2019-02-25      阅读次数:2019-02-25 次        评论:0 (我要评论)

 



11.jpg

        5月24日,在位育实验学校举行了“位育实验——爱菊小学”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共建活动,参加本次活动有位育实验学校小学语文组的教师和爱菊小学“特色教师工作室”的成员。
        本次活动由两个环节组成,首先是观摩位育实验学校王佳怡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课文《荷叶圆圆》以及蒋亦冰老师执教的作文改写课《清明》,接着是由两校教师进行评课。
        王佳怡老师执教的《荷叶圆圆》,在阅读课文中引导学生根据句式提示,引发学生想象,仿说文段,培养了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蒋亦冰老师执教的作文改写课《清明》,从三个方面去进行古诗改写成作文课的指导。第一个方面,帮助学生梳理这首诗的六要素。第二个方面,教师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会到去扫墓和扫墓归来的行人的心情不同,表现也是不同的。第三个方面则是教师让同桌两人,演一演牧童和杜牧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
        课后,两校教师进行了热烈而又富有深度的评课。位育实验青年教师胡培培认为,王佳怡老师的课,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荷叶之美,感受趣味盎然的课文内容,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位育实验青年教师陆春霞则认为,蒋亦冰老师的作文课,从行人的不同表现出发,抓住他们的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让学生体会到行人的心情是不同的,他们的表现也是不同的。位育实验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徐卓群点评两位老师的课,她认为王老师的课,由扶到放的过程还不够明显,在学生用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时候,如果用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可能会更好。而蒋亦冰老师的课,在指导学生对于行人的描写时,对于学生的回答,应该做出更恰当、更合适的点评,这样学生才会知道需要修改的地方。袁璐工作室的老师认为王佳怡老师的课堂充满轻松愉快的氛围,一年级的课堂是注重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王老师可以把一些学习步骤出示在媒体课间上,这样对于一年级学生有着帮助作用。蒋昕工作室的老师认为蒋亦冰老师的古诗改写作文课构思新颖,过程紧凑,落实了教学目标,但是在交流行人表现的时候,应当在评讲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紧扣住此时行人的忧愁、悲伤心情。
        本次教学共建活动让位育实验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的青年教师收获颇丰,把今日所学所思所悟融入其中,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IMG_8783-11.jpg IMG_8795-11.jpg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长乐路455号 电话:021-54046753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