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索寓言二则(九年义务制教材第七册)发布日期:2005-01-25 阅读次数:1280 次 评论:0 (我要评论)
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领会寓意。 2.能够根据故事内容,适当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详细的复述。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独自、其实”造句。会写出6组近义词。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全文。 2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揭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板书课题,简介《伊索寓言》。 2、初读课文,思考:两则寓言的主角分别是谁?各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板块:深学课文。 一、抓住关键句,领会寓意,复述课文 1.找关键句,了解寓言的特点。 (1)读课文,找出关键句。** (2)讨论:这两句关键句在文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归纳学习寓言的一般规律。(说明:伊索寓言的寓意往往出现在故事的末尾,又常常通过人物的话语来揭示。) 二、学习《狼和他的影子》 1.抓住关键句,出示:“我看你本来就是一只普通的狼!” (1)什么叫“普通”?“普通的狼”看到狮子应该怎样做? (2)讨论:狼是否觉得自己是只普通的狼?(不是) (3)**默读课文,思考:从哪里看出狼觉得自己并非一只普通的狼?理解词“得意”、“神气”、“自信”的意思,进一步了解狼是怎样错误地认识自己的。 (4)狼对自己当时的形象是否踏实,有没有怀疑?联系上下文找出有关语句,读出语气。(5)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的影子有100英尺长,而且又大又壮的? (6)有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 2.揭示寓意: (1)是谁造成狼的被吃?** (2)从狼的被吃,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板书:如果不能正确估价自己就会闹出笑话,甚至惹出祸事。) 3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复述课文。** A、想象一下狼独自走在荒凉的野外时,它的神态、语言、动作。 B、当狮子扑过来时狼的心理、动作、语言。 C、指导复述。 (4)揭示寓意。** 第三板块:巩固、运用、延伸。 讨论:你们遇到过现实生活中的这类“狼”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狐狸和山羊》 1、 理解关键语句: 出示:“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子一样完美,就会预先想 好出路再跳下井去!”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山羊的头脑不完美吗? 理解词语:跳下去 山羊高兴地同意了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复述课文。** (1)狐狸为了骗山羊下井,是如何赞美井水的甜美可口的?想象狐狸的神态、动作、语言。 (2)山羊为什么会跳下去?当狐狸要踩着山羊出井,山羊为什么高兴地同意了? 师:想象一下山羊的没心眼和愚蠢,做事不考虑后果。 (3)指导复述。 3、揭示寓意。** (1)山羊落到如此下场的原因是什么? (2)山羊听了狼的嘲笑后会怎么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对待像狐狸一样狡猾的人是不可轻信的,遇事应多加思索 ,才不会受骗上当。 二、完成课后练习4(1)、(2)。 三、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8 伊索寓言二则 《狼和他的影子》:如果不能正确估价自己就会闹出笑话,甚至惹出祸事。 《狐狸和山羊》:对待像狐狸一样狡猾的人是不可轻信的,遇事应多加思索,才不会受骗上。
|
版权所有: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