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鹅(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一册)发布日期:2005-02-22 阅读次数:1300 次 评论:0 (我要评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古诗,鼓励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2独立认识生字10个。 3认识笔画“斜钩”,描摹带“斜钩”的字“划、为”。 4知道“划、为”的书写笔顺,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 5完成课后要求,培养说话的兴趣,说话的态度,说话的语句。 教学难点、重点: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较规范的句子把话说清楚。 2巩固学生数句子的能力,能由扶到放地将古诗与文中句子相对应,逐步达到自己理解句意的能力。 教学过程: 过渡:复习前面教过的课文。(以打拍子的表演形式) 一、 简介作者,引出课文: 1师:我国古代的唐朝,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骆宾王,这位诗人虽然出身寒门,但他自幼学习刻苦,很小的时候已会作诗,人们称他为神童。 尤其是骆宾王在他7岁时写的一首《咏鹅》,生动形象,意蕴丰富,广为流传一直到今天,我们同学们来学习它好吗? 2出示课题: 50 咏鹅 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释题:咏鹅的意思就是歌颂鹅、赞美鹅。 二、 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1师:有一天,骆宾王路过一个池塘,突然听到一阵“鹅、鹅、鹅”的叫声,他停下脚步发现,有两只鹅正伸长脖子仰着头,朝着天空不停的叫着。年仅7岁的骆宾王发现这两只白鹅在碧波荡漾的池水中,悠然自得的游来游去。瞧它们的红脚掌在水里不停的拨水,样子十分有趣,就写下这首流传至今的诗。 2出示投影 指名、集体读诗。 3师读课文,生边指边听。 4生齐读课文 三、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读准拼音,认清字形。(开火车) 2划出生词,读一读。(叫号游戏) 3小组读全文后,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学文。 4师生配合学文(生读1、2行,师读第2节的第2句的前半句;生读3行,师读第2节的第1句;生读第2节的第2句的后半句。) 5齐读全文,背诵古诗。 四、 拓展 1师:唐朝的骆宾王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年龄正好与我们一般大,他的本领是写诗,我知道我们在座的同学也有各自的本领,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本领好吗? 2生自由答 3我们这学期也学了不少古诗,现在向家长汇报。 《画》《草》《江上渔者》《独坐敬亭山》《鹿柴》《竹里馆》《登鹳雀楼》《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版权所有: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