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育科研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

发布日期:2005-12-07      阅读次数:1286 次        评论:0 (我要评论)

 



多媒体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要求全体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今天我们数学教研组想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共同讨论如何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用在刀刃上,注重实效。

一、改变传统的练习形式

1. 传统口算练习,作业效果往往要通过批改学生作业才能了解到,学生反馈的信息相对滞后,计算机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急于了解自己学习效果的愿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口算练习是绝大多数的数学课必备的组成部分,利用电脑中的随机函数编写算式,可以根据要求无限量地供应题目,并判断你输入答案的正误,还可以设定答题时间,超过答题时间,电脑自动告诉你答案,让学生与电脑比速度。学生对这样的数学游戏十分欢迎,并真正达到了寓学习于娱乐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自主进行的,做慢的学生没有压力,学得轻松愉快,做快的同学意犹未尽,全体学生兴致勃勃中,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

2.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教学内容,创设立体性的教学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对面的认识》是,学生可通过移动符号、图片等,找出相对的两个面。得到: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教学数数算算时,出示两段录像:同学们五人一组玩篮球,共有六组,请学生算算共有多少人?第二段录像还是这些同学,三个人一组玩篮球,共有十组,请同学算算共有多少?

 

二、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

1.      突出关键词的理解

“相遇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此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掌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题。在以往的教学中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和学生年龄特点的制约,学生掌握起来总是有一定困难。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生活的场景、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正确而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验了知识的生成,顺利完成了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

2.      对计算中算理的理解

教学“退位减法”的算理,一般会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放小棒找出计算方法,但集体摆放后,仍需要共同讨论,为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其计算依据,借用媒体演示小棒的移动过程,并且可根据学习者要求当场操作,十分形象直观地展现思考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这样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不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思维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对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的化解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提示的多,学生探索的少;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缺少主动探究的活动,以接受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这显然与“再创造”的数学教育理念相悖。

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学生要理解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共识的探索过程。

具体通过试验,获得新知识。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完成三个实验报告(多媒体显示倍拼、剪拼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本节的教学难点)。并比较三个试验的结论,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引出面积计算公式:底×高÷2和字母式

验证:用一个三角形拼成长方形(多媒体显示底折半、高折半的过程),再次得到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底×高÷2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是探究性的学习,每一位学生都是发现者、创造者。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类比、归纳、概括等数学方法。

 

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减负增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需要注意的是:

1.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提倡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的实践活动,不提倡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教学规律的探求。

2.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考虑在什么时机让多媒体介入,找准切入点,实现有机整合。

一般说来,多媒体的运用应有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可在新知的延伸处,新旧知识的对比处,思维的障碍处、需要处引入计算机。利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声并茂、再虚拟现实、放大细节、拟真等待性等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教研组

                                                     05.12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长乐路455号 电话:021-54046753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