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育科研

浅谈新课改下构建初中思品教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发布日期:2013-01-22      阅读次数:1068 次        评论:0 (我要评论)

 



浅谈新课改下构建初中思品教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上海市长乐  郭咏梅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提高教学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本文作者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提出要做到思想品德课堂的真正有效,必须通过情景教学与理性思考能力并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才能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做到真正有效,从而诠释思想教育的根本内涵。

一、激趣导入,巧抓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引爆点

新课改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关键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正如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所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因此,我们应激趣导入,巧抓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引爆点。思想品德课的导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热点导入。最近中日钓鱼岛人质事件引起了两国人民的关注,两国的矛盾不断升级。如果老师将这一热点事件引入课堂,一定会引起全班同学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适时理性地分析这一争端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又如:“2008北京奥运”,“2010上海世博”,“2010广州亚运”,让学生真切体验祖国的强盛;或讨论,或讲座,或辩论,或演讲,或抢答,只要不把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学问,一切方法都是好的,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上课时,学生总是会根据教学内容去采集新闻,做成课件上讲台演讲,娓娓道来,兴致勃勃。思品课上硬邦邦的道理变得鲜活了,能更好的如心入脑。

2、故事导入。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以神七航天员胜利出舱的新闻故事作为重要线索,在“社会离不开家庭”这一环节中,以“神七航天员背后的妻子们”的故事为例,讲述国家的富裕与家庭的关系。熟悉的新闻人物,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们在思品课上感受生活的精彩,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说明:家庭成员为社会作出的贡献重要性,从而让思品课亲切起来。

3、漫画导入

漫画富有幽默感,生动性、趣味性和丰富寓意,利用漫画提供的感性材料,令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更能够创设乐学情境,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如讲守望相助   邻里相亲时,利用一幅简单的漫画:香蕉皮从天而降,垃圾成炸弹。学生在大笑之后,会悟出其中的深意,懂得邻里的相处之道。以漫画为背景展开教学,通过漫画联想,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也请学生自己创作漫画,或者请学生搜集一些比较好的漫画作品在课上展览,这们更加激起学生的兴致,将枯燥的理论融于生动的画面,同时又展示他们的绘画和鉴赏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同进,新课程也提倡“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体验学习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求将“教室”转变成“学堂”,课堂教学由“教”向“学”转化,让学生达到由吃“鱼”到用“渔”,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合作和学会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有限的时间贯穿到具体的目标学习中去,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体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质疑探究,妙寻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兴奋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我们要巧妙设疑,指导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还要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如:如讲家庭生活  法律保护一课,设计了这样的开头:【案件聚焦】阿兰和海南许多妇女一样,虽然没有上过学,但仍相信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可以换得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她白天黑夜踏着她的破旧三轮车到处奔波。但她辛辛苦苦挣的钱,常被什么都不干、什么都敢赌的丈夫拿去充当了赌资。不给钱就打,阿兰的头被打破过,手被打折过。她很痛苦!你认为该怎样帮助她脱离苦海?这样的问题抛出为学生设立了悬念,学生们争着讲施救方法,有的说:找警察、有的说:找妇联……,在相互回答中彼此质疑,同学们通过这样的探究,自己找到了学习的兴奋点,有了学习的动力,便会自觉地投入学习。 

从哲学意义上讲,思想品德与社会、人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思想品德来源于社会和人生,是社会和人生的反映;另一方面,思想品德又反作用于社会和人生,对社会和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试教育只注重思想品德面目                                                                                                                                                                                                                                                                                                                                                                                                                                                                                                                教学的科学性,而压制了其社会性;素质教育则要求教师在对教材的合理的挖掘中寻找其促进人性发展的因素,把死的教材变成活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兴开放式教学之风,要“打开”课本,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的大课堂,纳课内课外于一体,熔学校社会为一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了      解社会、感悟人生,受到思想的教育,人生的启迪以及美的熏陶。

比如在教学八年级第一学期《公共生活 注重规范》这一课时,就可先从从讨论“怎么自学遵守公共秩序”开始,先让学生们结合自己人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平时的公共生活规范,再慢慢地过度到课程本身。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生活与课本的结合,个人与大众的结合,能够更好地点燃学生的课堂热情,激励他们的学生兴趣。

据专家研究分析,一个人成功与否,智力因素只起20%的作用,80%靠情商。可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何其之大。

现代课堂教学不仅是有目的的共同活动,更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人际交往方式。我们应该变传统教育的高压型为宽松型 。“一二三,看谁坐得端,四五六,手背后”即将成为历史。很难相信一个正襟危坐、欲动不敢、欲言不能的人的思维能够活跃起来,更何况是这些好动的学生。我们固然不可能一下子抛开文化传统的积淀而奉行西方的开放式教学,学生可随意站立、走动,甚或可自由出入(更何况那也未必效果最佳),但我们的课堂气氛至少应该是在不屏弃严肃、庄重的同时多一些宽松与和谐。

三、思维训练,精思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创新点

教学实质上就是思维训练,特别是思想品德课中的辩证法,就是关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的科学,思维训练在高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尤显重要。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以求水到渠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伽利略的冷静思考,亚里斯多德谎言不知还要误延多久;如果没有哥白尼的冷静思考,教会的日心说不知还要误害多少人命;如果没有牛顿的冷静思考,三大定律不知还要推迟多少年。良好的思维习惯决定着人的命运,甚至科学的进步、祖国的强盛、民族的繁荣。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知识的“接收器”。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知识的激活和内化,离不开体主的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起主导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

比如教学八年级第一学期《生存环境 呼唤保护》一课时,不妨请学生们自己人设计、创作未来生活的场景——怎么样的生存环境才更好地适应我们的生活。孩子们可以单人完成,也可多人合作,可以是小报的形式,也可以论文的形式,更可以是以报告的形式在全班做一次宣传。形式多样,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舍得给学生用褒扬的词语,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

 四、激烈辩论,速捉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升华点

 教育家林格伦说过: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激烈的辩论,观点的设置必须要引爆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前文的中日钓鱼岛事件,有一部分人主张向日本举行军演,以武力征服日本,圆民心,扬国威;有一部分人主张中日和谈,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中日友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到底哪种说法对?请同学们进行辩论。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课堂效果很好。在辩论中,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纵横驰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发现与创造,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去探索与发现,从而获得新知。

在课堂上,老师要真诚地尊重学生的意见,并尽可能地予以采纳,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就会培养出学生的自信心与创新精神。在其间,教师大可不必担心自已的师道尊严,相反,学生会为你的人格所折服。

思想品德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很多情况下,有思考就有答案,且往往答案并非唯一,即使答案是唯一的,那也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因而,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学生相信自已,勇于发言,更何况“说”的过程本身就是整理自已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训练过程。对于出了错的学生,即使出了“不可思议”的错,也不能训斥,因为这正是他最需要你的时候,更何况出错是学生的权利。

吕叔湘先生曾说,“教学有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是艺术,那么,思想品德教学就离不开“美”,课堂教学中必须求“美”。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情感带动,深入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氛围与情境.让学生从“似曾相识”的情境中寻找。这也是在实施新课改中的“体验式教学”。就体验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而论,是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把主体导入课堂内容中去体验情感境界,而思想品德则在体验中深化主体的心理环境。为此,我们应让学生入戏,使他们将“自我”置身于故事里用心体会,从而开始对生命体验的征途。

五、当堂训练,找到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归宿点

再精彩的课堂,都离不开作业的训练,它是学生认识上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从对知识初步理解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漫长的心理历程。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发挥聪明智慧,把各种知识构建成思路通道的建筑工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走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当堂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学习《第四课  第三框  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这一课时,一上课当堂布置竞赛题:交通法规知多少。学生们努力看书,做记号,学习劲头十足。当然,当堂训练的形式枚不胜举,我们一定要选择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兴趣很浓的时候完成,这样收效更好。   

建立有效课堂的目的除了使学生们能够高效地吸收课本知识,更是为了健全学生们的人格.就是找回“本我”的教育。思想品德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诱导学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社会的过程。这样,学生会以激动、惊奇、欣喜、流泪等震撼心灵,不断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思考友谊、思考责任和义务,使自身的思想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净化和提高,最终完善自己的人格。生活是学生“立人”之本和“立言”之源.思想品德教育应致力于思想品德和生活这两个世界的沟通与开放,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让“有字书”与“无字书”相参照,使“阅读生活”与“人性完善”一体化,寻求对文本与自然、与社会的共鸣,不断激活学生的生活积淀,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其感受现实中的美,参悟生活真谛,体验生命价值,找回本我。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结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已经体验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人类情感,随着认知世界能力的不断加强,他们逐渐将一些适合自己的、可以完善个人品质的东西自觉地渗透到强大的心理意识中。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之后,外化言行与心理意识完全统一,生活性格已经完成,展现在人面前的将是个全新的、但令人难以察觉的生命体。此时.生命被成功唤醒,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

曾闻一师言:“思想品德课最好上,常常以为一望而知;思想品德课最难上,其实是一无所知。”他描述的是思想品德课的易难之由.或者说是理解课本与生活的两重境界。但他所提第二重的“内涵与真相”其实就是对生命的理解,我将此言换为:一望而知不用师.解决无知释生命。所以,教的过程就是唤醒的过程,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唤醒生命的教育。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崇高的理想。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必须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益。当然,构建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坚信经过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刻苦研究、开拓创新,迎着新课改的春风,一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习篇目:

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新华出版社  肖川)

《谈谈新闻的真实和时效》(中学生阅读报  2002.10.2侯书华;武书;)

《关键要在融入上下功夫》(中国教育报  2008.3.14 王友文)

《品德与社会课的三点探索》(四平日报  2008.1.18  高悦)

<让品德与生活>回归于生活》(成才导报 教育周刊  2008.4.30 胡瑞)

《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走向探究之路》(学科教学 2008年 第六期  朱金通)

 

2012-10-20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长乐路455号 电话:021-54046753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