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育科研

刻舟求剑

发布日期:2005-12-24      阅读次数:1076 次        评论:3 (我要评论)

 



15、刻舟求剑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

2、学会用现代汉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会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故事分别是从哪个角度阐述道理的。

教学准备:

查阅有关《吕氏春秋》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新课:

  a. 三分钟演讲:请两个同学上台讲述《一字千金》、《掩耳盗铃》这两个成语故事。

b. 其他同学思考:这两个故事讲的是哪两个成语?(如果学生不知道就放一放,不急于告诉他们。)

2、教师引入新课:一滴水能够反映太阳,一则故事能蕴含深刻的道理。这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中也经常碰到。例如:(由学生举例)

教师总结:这些故事虽寥寥数语,情节其简单,却极富哲理,让人百读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刻舟求剑》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相信同学们对于故事的内容并不陌生,但用文言文形式出现,我们可能还是第一次碰到。

二、读注课文,理解课文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可借助课后注释及电脑上H盘目录下素材1,了解读音和意思,边读边做好笔记。

2、学生反馈读

()再读课文,重点读好句子

1、默读课文,思考:全文有几句句子?(三句句子)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读好三句句子,的停顿、重音等。

2、投影出示: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1)、学生反馈读

(2)、小组齐读

3、投影出示: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1)、男生读

(2)、全班齐读

4、投影出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学生大声读。(把句子读自然,读流畅)

(2)、女生读。(读出语气,语调,读出你们组的最好水平)

5、学生自由读全文,读出感情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过渡:那么这则寓言故事到底讲了什么?

2、教师讲清研读要求:

请同学们研读课文,同桌合作,可以借助电脑,查阅资料,逐字逐句地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从查阅的资料中选一些重要的资料注在书上。自读课文,理解内容。最后以复述的形式进行,大组交流。请大家从网上邻居进入到教师机中《刻舟求剑》素材库进行查找。

 

3、交流中,教师、同学进行点评,随时纠正讲错的地方。

4、学生自学:边查阅资料,边翻译课文。两人合作完成。

5、学生反馈,教师做必要的点拔。

三、理解寓意

1、刚才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刻舟求剑”这则文言文寓言故事的主要意思,下面我们一起来领悟一下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这回,我们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助手,那就是电脑,大家可以同时在自己建立的文档中,谈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并可以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2、学生活动

(1)、先思考,想一想寓意,再组织好语句表述,然后在电脑上输入自己对寓言的理解

(2)、访问其它同学的电脑,选择一些进行阅读分析、归类、比较。

(3)、在netmeeting应用程序中,把自己的见解和领悟,用电子邮件形式通过网络发送给其它同学,请他们给予分析和评价。

3、教师活动

(1)、通过winschool系统浏览学生的理解,及时捕捉好的范例。

(2)、通过巡视与学生进行交谈,并及时给予点拔和评价。

(3)、在主机中输入三份文件,事前不宣布,这三份文件是教师对寓意的理解,供后进生来访问载录。

4、反馈活动

教师活动:①、把最贴近作者原有寓意的学生范例作点评(大屏显示)

2、把网上浏览到的较共性的见解选择二至三个做点评。(做为发散思维,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四、课外拓展,

1、本课学习的这则寓言是选自于《吕氏春秋》,谁能介绍一下相关的信息呢?

2、学生就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3教师总结归纳:

《吕氏春秋》结合百家,总结历史,为秦王提一个长治久安的治国方案,是秦王治国之用。它基本上是一部学术汇编,主要价值在于保存了很多秦以前各家的思想资料。其中有《吕氏春秋  自知》、《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察今》等,我们今天学的《刻舟求剑》就是取自于《吕氏春秋  察今》,“察今”是明察当今实际情况的意思。

 

4、接下来,请大家打开素材2,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另两则寓言故事。

   a.阅读《察今》,借助相关工具读通读懂文章。

   b.找一找,文中还有两则寓言分别是在哪几节?想一想,这两则寓言包含的成语是什么?

   c.

5交流并板书:

 

刻舟求剑:地点变了,法令如果不变----

引婴投江:对像变了,法令如果不变----

   循表夜涉:时间变了,法令如果不变----

6、教师总结:

这三个故事都表明: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改变,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必须了解这些变化,按照变化了的情况去采取措施,处理事情,而不能死守旧法,不知变化。

它昭示人们: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的主观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五、课外拓展

选择寓言故事中的任意一则,创作一集动画短片或连续几个画面的连环画。

提示:可几个同学为一组,进行创作想像,从故事情节、自然环境、人物的肖像、对话等方面来完成这个作业。作业时间一周。

 

 

 

教后感:

学古文也可培养学生想像力

 

    这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由于是古文,所以给了我们更大的想像空间。一则故事,就用那么几十个字来叙述,这就是古文的一种魅力所在。因此,教学本文,不仅也给学生介绍“察今”篇中的别两则古文《引婴弃江》、《循衣夜涉》,还请同学们挑选其中一则进行想像。一般的同学仅要求把寓言故事想像具体。有兴趣的同学则可以选择其中一则分明作一幕动画短片,可几个同学为一组,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长乐路455号 电话:021-54046753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