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家风,记家训,知礼仪,做美德少年:记位育实验学校2016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第一课发布日期:2018-08-20 阅读次数:2018-08-20 次 评论:0 (我要评论)
217校会课 传承家规家训 弘扬中华文明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先有请六年级李轩宇同学介绍他们家的家规。(谢谢李轩宇同学) 同学们: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构建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 家教,是子女在家庭接受的影响和教育,一个人一生初始化教育,对于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作用。中国人由于注重家庭,所以传下来不少家庭教育的纸本,箴言和故事。其中比较有名的的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二十四孝》等。 《朱子家训》全文五百余字,内容言简意赅,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句,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家教,就是家庭内部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家长通过自己实际行动来教育子女做人做事的礼节。同时,家教和受教育程度不挂钩。家教的重点在于道德、礼节方面。好的家教对于子女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生活中的处处细节都能体现出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家教,良好的家庭教育能让一个人保有更多的人格魅力。 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家庭的民族,家庭好了,教育才会好;父母好了,孩子才会好;家庭教育好了,学校教育就会轻松高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却管用的道理,需要我们全力践行。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三百年前就讲过,一切学校教育都应该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就是说家庭教育应该是人类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形态。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格、涵养人性的教育,最终带来的是人生的幸福。 家规,是传家宝也是传承文明的载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开学第一周,我们通过开学典礼、板报布置、校会课宣传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家规家训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校园中得到传承和发扬。今后,我们还会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教育,凝聚道德力量, 让家风家规教训这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
版权所有: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
|